top of page
回想一下,在18歲之前,你的人生都在做什麼?我們平均一天24小時當中,有接近一半的時間都花在「學校」裡。我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在學校到底獲得了什麼?也許你可以舉出很多東西,例如令父母滿意的成績?受老師肯定的獎狀?能找到好工作的文憑?但真的是每個人都喜歡去上學嗎?
成人一天的工作時數大約10小時,如果不是熱愛的工作也許會因為薪水而硬著頭皮繼續做。在台灣,學生就像是正職工作,被要求不用煩惱和考試不相關的東西,除了上課之外還要補習加強,很容易就超過10小時的疲勞轟炸,還沒薪水可以拿呢。
父母以為孩子「去學校」等於受到教育,但在升學至上的理念下,學生腦中充滿考試、考試還有考試,甚至放學後還去補習考試。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少有時間可以探索自己的興趣。 小孩子在玩電動的時候,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記下很多的遊戲專有名詞,並且在挑戰失敗後還拼命的嘗試過關,那為什麼換成元素週期表就沒動力?因為學生一點興趣都沒有,每天待在學校「被灌輸」沒興趣的資訊,而漸漸失去學習的樂趣。
在台灣,學校就像工廠的生產線,學生依照年齡分班,像是工廠的製造批次,學生接受各學科專業人士的教導和評估,分數成了主要的指標。 到了國中後品質管制更加嚴格,為了求品質精確,甚至將塞選標準切分為100個等級。
學生依照標準,被送去不同的加工工廠。分數高的學生被推薦到普通高中,加強學科訓練,即使不知道自己讀這些能做什麼 ;分數較低的學生則被建議讀專科學校,好讓他們學習一技之長,即使他們可能對這些技能沒興趣。
如果有一天,有人跳出來說「教育不等於上學」,那會是怎樣的情況呢?事實上在台灣,的確有一群人是經過法律核可可以不需要去學校,可以自行在家或是在社區與朋友、父母共同學習。這群人被稱為「自學學生」。
自學就像讓牛選擇自己喜歡的草,透過擬定「自學計劃書」,把一般學校規定所要學習的學科(吃的草)用自己的進度和方式去學習(去吃)。學生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準備考試,在這種非單方面安排考試課程的情況下,可以參與許多學科以外的活動,探索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物。學生必須學習對自己面對自我、負起責任。
當找到自己熱衷的事物時,教育變自然地產生了,對於真心喜歡的東西就算沒有人灌輸知識,學生也會主動尋找管道學習。他們不會只將時間花在準備考試上,直到升學前還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。
雖然自學在台灣並非主流的教育模式,但是面臨少子化的台灣在教育上必須有所改變。首當其衝的小學在少子化的壓力下,為了脫穎而出也開始改變了刻板的教學,希望讓孩子能多嘗試不同事物、探索自己。
曾經大家認為教育普及是不可能的事情,但是工業革命後卻逐步實踐。而對於不同以往的教育方式,多數台灣人也抱持質疑的態度,但隨著科技進步,教育資源已不侷限於學校中的情況下,或許未來大家都能認同非學校提供的教育模式 。
bottom of page